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08/08/08的课后感之“生命”对我来说

“生命”对我来说,相等于“心跳”。这个答案也许不够深入,但却是最基本的。没有了心跳,谈何生命?谈何意义?一个人在有心跳的时候,不论做了什么,也只有有心跳的时候会有感觉,当他心跳停止的时候,“他”对之前所作的,是否还会有想法,没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却会影响身边还有心跳的人、影响身边人的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的身边人的身边人……不会停止。

其实,在我还在念书的时候──所谓“念书的时候”指的是小学的时候──我就曾经想过,若我非我,我是谁呢?若今天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是谁呢?若今天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会有此时的想法、此时的感觉吗?若不会,我又是怎样的呢?若今天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的父母又会是怎样的呢?他们会像现在(当时的现在)这样吗?我的姑姑、外婆、朋友又会怎样呢?为什么我是我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别的父母的孩子?顿时,我好象又把“灵魂”和“躯体”分开来想,若我(的灵魂)非我,而是另一个人(的灵魂)成为了我,那我(我的躯体和另一个人的灵魂)还是我吗?很多很特别的问题在盘旋着。我并不只一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我有这样的想法时,都不是在跟父母赌气或怀有怨恨的时候。我小时候就是喜欢思考,但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也没有想过一定要获得答案。

随着年龄增长,有时我不得不为曾经有过的问号“惊叹”!我想,应该不会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想这么多摸不着边际的问题吧?我有时在想,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哲学家、思想家,所以这一世会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我甚至在想,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孔子,又或是阿里斯多德,尤其是有时发现他们的想法和我的想法很相象的时候,而且我的这些想法并不是别人告诉我的,而是我自己通过生活体验和天马行空的思考所产生的。

我是佛教徒,我知道因果轮回,虽然不专,但我相信我比一般人知道得多。然而,在我印象当中,我不曾用“因果轮回”来思考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我是佛教徒。我的家人都是佛教徒。在我记忆还未开始之前,我就已经皈依佛教。我每个星期五都有到寺庙去颂经、我会背诵《大悲咒》、我的阿姨在我大概小学或初中时期就出家了。但是,自我懂事以后,我曾试图摆脱自己是佛教徒的身份,而且很崇尚基督教的“博爱”精神。然而,转转折折,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佛教。

关于因果轮回,自我懂事以后,我并不常用“因果”来解释所遭遇的一切。我并不是不相信它,相信它又怎样?难道所有的好与不好都是因为“因果”?难道种了好的“因”,就可以等待“好”的果从天而降?难道每次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就只需要归咎于“前世”而不需要作自我检讨?

突然想到以前对于“因果”的认识。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而这个“种”的方式,除了行动,语言和想法都可以种“因”。种了“恶”的因,肯定会得“恶”的果,这是没有得避免。然而,种了“恶”的因,并不表示需要“坐以待毙”。多种“善”因,可以减轻“恶”果。看来我当时似乎并没有领略到这句话。

我并不喜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被动式生活态度。从我的生活体验当中,我了解到,只有乐观、积极才会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想要的,我都会积极、努力去争取。现在,我突然发现,原来这也是“因果”。要是我没有积极努力去争取,我又怎么会获得我想要的呢?

这些年来,我其实更倾向于“吸引力法则”(但我也并不完全“信仰”它)。感觉上,如果我们每天都拥有积极乐观的想法,那些“积极乐观”的事物就会来到我们的跟前。是的,表面上看起来是的,但是深入地思考,并不是那些“积极乐观”的事物自动来到我们的跟前,其实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有很多,而且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它,而如果我们拥有积极乐观的想法,我们的潜意识会带领我们选择看到和体会到积极乐观的事和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原来这就是“因果”。

缘起

设立这个新的部落格
是想要存放对生命的思考

我喜欢思考
我喜欢思考生命
自小…

最近,到新纪元上课。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功课吧!要不是想要再和一班可爱的心辅系学生一起上课,我可能不会来报名《生命教育》;要不是因为进入《升学情报》做事,我可能不会来到新纪元报读心辅系的单科选修,而认识了一班可爱的小朋友;要不是认识文芳,我可能不会进入《升学情报》做事;要不是因为参加萨提雅个人成长课程,我就不会认识文芳;要不是因为之前在工作中陷入低潮,我不可能在经济拮据的时候还愿意报读3千多元的个人成长课程;要不是…

太多的“要不是”了,听起来,好象很不可思议。但生命没有所谓的不可思议,只要用心地活,就会有“收获”。这“收获”不一定是物质的,更不一定是好的。但,什么才算“好”?

这次,有机会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对生命进行思考,激活了我身上许多沉睡已久的细胞。它们会产生什么化学作用,不得而知,只能用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