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我对死亡的看法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讲到死,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句话。这句话也可说是我第一次对死亡带给生命的意义(还是生命带给死亡的意义?)有初步的概念。

人固有一死,但是我很怕死,只是有时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时,会想到以“死”来解脱。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自杀,只是那个时候会想,如果不小心一个意外,我就可以避开这些压力了。这是我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过的想法,即使现在提起,也会觉得“毛骨悚然”。

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是真的吗?我曾听说过,死亡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没有人印证过,然而我却相信这种说法。虽然如此,我还是怕死。

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怕死。就象是理所当然的,理所当然的应该怕死。也许这就是凡人吧!有太多的不舍,有太多未完成的事,有太多的感情……

死,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件大事,但是如果你站在宇宙间,看看银河系中的地球,某一片土地上的某一个人死去,那是多么地渺小,又象是潮起潮落般自然,那么地微不足道。

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的葬礼方式。我选择了火葬,然后把骨灰撒到空气里,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当时我在想,让自己回归大自然,也不需要后代子孙进行一大堆的仪式--祭拜、烧冥纸之类的。人为什么需要这些仪式?害怕被后世遗忘?人又为什么需要被记得?是自己内心的虚荣还是自卑?后代拜祭,就一定会记得我们吗?

我的公公在出世之前就去世了。老家的墙壁上有挂着他的肖像,所以我对公公的样貌并不陌生。我是个很懒惰的人,很少烧香。但是我却感觉到和公公的联结很强。记得有一次,大概10岁吧,我生病得很利害,无法安睡,突然梦到公公带我到一个地方玩。那个地方很漂亮,山明水秀。我们玩得很开心。不久,公公就要我回去。我不愿,说要留下来陪他,公公坚持要我回去。后来,我醒了,病也好了。很神奇吧?那次的梦境我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我曾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有一些怪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们都认为那是公公回来看我。我可是他第一个孙女哦!我虽没给他烧香,但是他却一直在我心理。我特别喜欢到公公的墓园去扫墓,感觉就象“探亲”。我不能同意为了礼俗,进行特定的仪式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和“纪念”。

话说回来,我害怕死。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死是怎样的,死后又会如何。但在我的认知当中,“死”是自然界不变的定律,“死”是回归自然。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这本书刚面市时,曾引起各界的积极讨论,让我对这本书有很大的好奇,只是一直没有买来阅读。后来朋友搬家,为了省事,送了我很多书,其中一本就是《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这本书。生活一直过得很忙碌,所以即使这本书已经来到我家,我也没有机会翻阅它。没想到这次报读新纪元学院的“生命教育”,其中一门功课就是要写阅读报告,无独有偶,《最》这本书被列入建议阅读书籍的名单中。看来,这本书应该是我生命中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了。(一笑)

我对这本书有极高的期待。然而真正阅读之时,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甚至可说是有点闷。书中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一位濒死的教授和他的学生讨论生命的课题,比如金钱、家庭、孩子等等。说实在的,在过去的30年的生活当中,这些生命的课题我都思考过。有“结论”的已经有了结论,没有“结论”的,还是一样没有“结论”。这本书并没有激起我全新的思考。

我想,我和那位老教授,墨瑞不一样。他说,他之前从未想过死亡这回事,而我在很早之前,大概是中学时期吧,我就有想过“死”这回事。我曾想过自己如果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那时,毕竟还年轻,思考这个问题也不会太深入。那时只是一味地想在死之前,要把自己的工作或责任完成。就象墨瑞说的,我们在做着一些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

是的,我认同这句话。但是,为了活着,有些事非做不可。

如果说明天就要离开人世,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一直在做的事都已不再重要。明知道它到最后将变得不重要,但我们还是不能放弃它,因为我们还要活着。无奈。话虽如此,思考生命的有限还是让我有所得着。它让我意识到,生命不要有遗憾。为了“不让生命有遗憾”,我很努力地活在每一天(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我没有放过任何时刻,工作要做好,还要争取时间上课充实自己,参加社团活动……我没有一刻闲下来,在做着“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如果明天生命就要结束,也许一切都已不重要。然而,我不可能为此而停下来,也停不下来。也许是早已习惯。有时会“憧憬”某天可以停一停,却又会有罪恶感。

所以,虽然我可以认同墨瑞的这句话,但话里面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又或许是一样?我不知道。

墨瑞在《最》书里经常会提到一句话,“学会死亡就学会活着”。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如何“学会死亡”?怎样才算“学会死亡”?难道一定要面临过死亡才能“学会死亡”吗?那,懂得“现在”、懂得珍惜、懂得把握,又算不算“学会活着”?我认为是。我一直都懂得“把握”、懂得“现在”,因此我什么都要“有所为”、什么都要“把握”,结果这些“什么”占据了我的生活,这些“什么”把我压夸了。

有一天,我收听电台的访谈节目,嘉宾在分享他死而复活的经验。他说,以外发生的那一刻,他的心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然后灵魂就出壳了,离开他的身躯,越来越远,然后一幕幕的往事在他眼前很快闪过,让他有很多感触和想法。

那时我在想,如果此刻我的灵魂出壳,离开身体,“生命的影片”开始倒带,我会看到什么?又会感觉到什么?我很努力地在“感觉”,可是竟然一片空白!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得“现在”、懂得“活着”,竟然只是在做着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是吗?真的是这样吗?在思考着。

X X X

这本书一直没有给我太大的惊喜,在阅读这本书之际,心理不免在想,什么时候才会看完。每翻一页,墨瑞就越接近死亡,而且“死期”是一定的。然而当我翻到米奇向墨瑞行告别式的那一刻,我的眼泪竟然就这样掉了出来。我不晓得是为什么,也搞不栋“当时当刻”的心情。

墨瑞曾讲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知道必有一死,却从来没有想过“死”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这一次,我知道墨瑞的结局是“死”,并且知道他的死期(既,就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墨瑞的死即不是意外,我和他也没有交情,可是为什么到了那一刻,我还是会流泪呢?我深思不得其解。突然,我想我应该是还没有准备好。原来“死”不但需要去知道、去想,还需要做好准备的!突然脑袋上的灯泡好象亮了一下……

阅读书本:
白玉承译,Mitch Albom著: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台北大块文化。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我的生命线


我是家族里同辈中第一位出世的孩子。因此,所获得的呵护可想而之。这是我听妈妈说的。但是,这样的情形并未维持很久。一年后,随着弟弟的出世,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再加上弟弟出世不久,爸爸即中了万字,我的“地位”也可想而知了。但是这些都是猜想、听说,我完全没有意识。自我有意识开始,我就“注定”有一个弟弟,“注定“要照顾她、让他。自我有意识开始,我就觉得弟弟永远是先被照顾、先被呵护的对象。自我有意识开始,我就感觉到大人们的偏心、不公平。心中有很多愤怒和委屈。我的生命线一直都在谷底。当然,在这当中还是有让我开心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爸爸突然买了一个蛋糕回来,说是我的生日,然后我们唱生日歌,这是我第一次庆祝生日,紧张得把生日唱给爸爸,而不是自己。其实我觉得很奇怪,也很怀疑。我跟妈妈是同一天生日的,当时妈妈也在,可是却只有我、弟弟和爸爸在庆祝。我不知道那天是不是真的是我的生日(当时我对“生日”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生日)无论是真是假,这仍然是我难忘且甜蜜的回忆。

童年时候还有一件让我难忘的事,那就是我在一年级考获全班第三名。与我同住的姑姑送了我一个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我还保存到现在。我们(我和姑姑)还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小甜甜。它陪伴了我度过许多日子,期间破了又补,我还为它缝制衣服。

小学时候,母亲管得很严。我很怕同学会向妈妈告状,回家后会吃藤条,所以,渐渐地,我不爱与同学有太好的交情,后来又发现自己并不受朋友欢迎,我总爱把自己孤立。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中学。在中学时,我不喜欢自己,妈妈也一直告诉我,我的样子很讨人厌,我甚至不照镜子,也把房间内的大镜子用报纸遮住,因为看到自己的样子就觉得自己的样子真的很讨人厌。我更深信没有人会喜欢和我作朋友。(当然,我还是有一两位比较谈得来的朋友。)我开始感觉自卑。后来,我开始往图书馆钻。在图书馆内,我感到自由得多。我看了很多书,尤其是辅导、激励之类的丛书。我了解到要别人喜欢自己,自己必须现喜欢自己。有谁不希望自己讨人喜欢,不希望有很多朋友?为此,我又阅读很多相关的书籍,加上我天生敏感和敏锐的觉察力,我很快地明白到,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有些人会不喜欢和我交朋友,同样的,我也会不喜欢和特定的人作朋友。我开始对“不受朋友欢迎”的情况释怀,而根据所阅读过的书,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也因为这样,我的思想比同龄的朋友早熟。回想起来,我还真欣赏自己当时的耐力和领悟力。后来,在我中五即将毕业的一天,有一位朋友对我说,“我之前对你的印象不好,总是听到别人说你的坏话,可是现在跟你相处了一段日子,发现你并不是象他们所讲的那般……”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肯定。在我中六的那年,我更获得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推选和支持,成为班长。我知道我已经不一样了,我已经成长了!

打从中学,我的生命线开始从谷底慢慢往上爬。念完中六,我成功进入第一志愿。我虽没有远大的计划,但我非常清楚当时当刻我要的是什么。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固中也有不如愿的时候,但是我都极力争取,而且都让我成功争取到。在许多不舍当中,我毕业了。

我是从书本中成长的,我想,如果每个人都喜欢看书,那社会就会减少很多社会问题,世界就会多美好!所以,我毕业后第一份工是在出版社当编辑。也许因为心中的一股热诚,我在公司的表现一再受到肯定,薪水可说是三级跳。三年后,我想要转工,但是没有一家公司愿意以我当时的月薪聘请一个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我,于是我选择转行。我进入一家民办团体当执行员,开办课程。其实这份工作并不适合我,但我不想这么快就投降。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去调整自己。一年后,我终于辞职了。在这一年内,我感到很挫败,自我价值很低。因为这样,我忍痛交上昂贵的学费,报名修读萨提雅个人成长证书课程。为期一年的课程,让我重新、从心成长。透过课程,让我更认识自己,重新建立自己,打从心里感到快乐和满足。

现在,我又在出版社工作。我知道,这是目前最适合我的事业,无论是内在(热诚、满足感)还是外在(薪水、工作地点、时间、环境)都是我期待的。
当然,间中也会有波折、有失落,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让我感到身心愉悦的生活状态。

虽然如此,我猜想我的职业不会是一直这样下去。其实,除了出版业,我还有另一个志愿--成为助人者。这个志愿当时因为家人的反对,而把它搁置了。如今,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资源,让我一步一步装备自己,一步一步实现这个愿望。而我的道路可以越走越顺,我的先生可说功不可没。因为他让我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我才得以以更稳健的步伐去寻找我的方向,实现我的理想。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08/08/08的课后感之“生命”对我来说

“生命”对我来说,相等于“心跳”。这个答案也许不够深入,但却是最基本的。没有了心跳,谈何生命?谈何意义?一个人在有心跳的时候,不论做了什么,也只有有心跳的时候会有感觉,当他心跳停止的时候,“他”对之前所作的,是否还会有想法,没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却会影响身边还有心跳的人、影响身边人的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的身边人的身边人……不会停止。

其实,在我还在念书的时候──所谓“念书的时候”指的是小学的时候──我就曾经想过,若我非我,我是谁呢?若今天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是谁呢?若今天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会有此时的想法、此时的感觉吗?若不会,我又是怎样的呢?若今天我不是我父母的孩子,我的父母又会是怎样的呢?他们会像现在(当时的现在)这样吗?我的姑姑、外婆、朋友又会怎样呢?为什么我是我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别的父母的孩子?顿时,我好象又把“灵魂”和“躯体”分开来想,若我(的灵魂)非我,而是另一个人(的灵魂)成为了我,那我(我的躯体和另一个人的灵魂)还是我吗?很多很特别的问题在盘旋着。我并不只一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我有这样的想法时,都不是在跟父母赌气或怀有怨恨的时候。我小时候就是喜欢思考,但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也没有想过一定要获得答案。

随着年龄增长,有时我不得不为曾经有过的问号“惊叹”!我想,应该不会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想这么多摸不着边际的问题吧?我有时在想,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哲学家、思想家,所以这一世会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我甚至在想,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孔子,又或是阿里斯多德,尤其是有时发现他们的想法和我的想法很相象的时候,而且我的这些想法并不是别人告诉我的,而是我自己通过生活体验和天马行空的思考所产生的。

我是佛教徒,我知道因果轮回,虽然不专,但我相信我比一般人知道得多。然而,在我印象当中,我不曾用“因果轮回”来思考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我是佛教徒。我的家人都是佛教徒。在我记忆还未开始之前,我就已经皈依佛教。我每个星期五都有到寺庙去颂经、我会背诵《大悲咒》、我的阿姨在我大概小学或初中时期就出家了。但是,自我懂事以后,我曾试图摆脱自己是佛教徒的身份,而且很崇尚基督教的“博爱”精神。然而,转转折折,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佛教。

关于因果轮回,自我懂事以后,我并不常用“因果”来解释所遭遇的一切。我并不是不相信它,相信它又怎样?难道所有的好与不好都是因为“因果”?难道种了好的“因”,就可以等待“好”的果从天而降?难道每次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就只需要归咎于“前世”而不需要作自我检讨?

突然想到以前对于“因果”的认识。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而这个“种”的方式,除了行动,语言和想法都可以种“因”。种了“恶”的因,肯定会得“恶”的果,这是没有得避免。然而,种了“恶”的因,并不表示需要“坐以待毙”。多种“善”因,可以减轻“恶”果。看来我当时似乎并没有领略到这句话。

我并不喜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被动式生活态度。从我的生活体验当中,我了解到,只有乐观、积极才会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想要的,我都会积极、努力去争取。现在,我突然发现,原来这也是“因果”。要是我没有积极努力去争取,我又怎么会获得我想要的呢?

这些年来,我其实更倾向于“吸引力法则”(但我也并不完全“信仰”它)。感觉上,如果我们每天都拥有积极乐观的想法,那些“积极乐观”的事物就会来到我们的跟前。是的,表面上看起来是的,但是深入地思考,并不是那些“积极乐观”的事物自动来到我们的跟前,其实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有很多,而且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它,而如果我们拥有积极乐观的想法,我们的潜意识会带领我们选择看到和体会到积极乐观的事和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原来这就是“因果”。

缘起

设立这个新的部落格
是想要存放对生命的思考

我喜欢思考
我喜欢思考生命
自小…

最近,到新纪元上课。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功课吧!要不是想要再和一班可爱的心辅系学生一起上课,我可能不会来报名《生命教育》;要不是因为进入《升学情报》做事,我可能不会来到新纪元报读心辅系的单科选修,而认识了一班可爱的小朋友;要不是认识文芳,我可能不会进入《升学情报》做事;要不是因为参加萨提雅个人成长课程,我就不会认识文芳;要不是因为之前在工作中陷入低潮,我不可能在经济拮据的时候还愿意报读3千多元的个人成长课程;要不是…

太多的“要不是”了,听起来,好象很不可思议。但生命没有所谓的不可思议,只要用心地活,就会有“收获”。这“收获”不一定是物质的,更不一定是好的。但,什么才算“好”?

这次,有机会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对生命进行思考,激活了我身上许多沉睡已久的细胞。它们会产生什么化学作用,不得而知,只能用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