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这本书刚面市时,曾引起各界的积极讨论,让我对这本书有很大的好奇,只是一直没有买来阅读。后来朋友搬家,为了省事,送了我很多书,其中一本就是《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这本书。生活一直过得很忙碌,所以即使这本书已经来到我家,我也没有机会翻阅它。没想到这次报读新纪元学院的“生命教育”,其中一门功课就是要写阅读报告,无独有偶,《最》这本书被列入建议阅读书籍的名单中。看来,这本书应该是我生命中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了。(一笑)

我对这本书有极高的期待。然而真正阅读之时,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甚至可说是有点闷。书中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一位濒死的教授和他的学生讨论生命的课题,比如金钱、家庭、孩子等等。说实在的,在过去的30年的生活当中,这些生命的课题我都思考过。有“结论”的已经有了结论,没有“结论”的,还是一样没有“结论”。这本书并没有激起我全新的思考。

我想,我和那位老教授,墨瑞不一样。他说,他之前从未想过死亡这回事,而我在很早之前,大概是中学时期吧,我就有想过“死”这回事。我曾想过自己如果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那时,毕竟还年轻,思考这个问题也不会太深入。那时只是一味地想在死之前,要把自己的工作或责任完成。就象墨瑞说的,我们在做着一些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

是的,我认同这句话。但是,为了活着,有些事非做不可。

如果说明天就要离开人世,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一直在做的事都已不再重要。明知道它到最后将变得不重要,但我们还是不能放弃它,因为我们还要活着。无奈。话虽如此,思考生命的有限还是让我有所得着。它让我意识到,生命不要有遗憾。为了“不让生命有遗憾”,我很努力地活在每一天(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我没有放过任何时刻,工作要做好,还要争取时间上课充实自己,参加社团活动……我没有一刻闲下来,在做着“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如果明天生命就要结束,也许一切都已不重要。然而,我不可能为此而停下来,也停不下来。也许是早已习惯。有时会“憧憬”某天可以停一停,却又会有罪恶感。

所以,虽然我可以认同墨瑞的这句话,但话里面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又或许是一样?我不知道。

墨瑞在《最》书里经常会提到一句话,“学会死亡就学会活着”。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如何“学会死亡”?怎样才算“学会死亡”?难道一定要面临过死亡才能“学会死亡”吗?那,懂得“现在”、懂得珍惜、懂得把握,又算不算“学会活着”?我认为是。我一直都懂得“把握”、懂得“现在”,因此我什么都要“有所为”、什么都要“把握”,结果这些“什么”占据了我的生活,这些“什么”把我压夸了。

有一天,我收听电台的访谈节目,嘉宾在分享他死而复活的经验。他说,以外发生的那一刻,他的心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然后灵魂就出壳了,离开他的身躯,越来越远,然后一幕幕的往事在他眼前很快闪过,让他有很多感触和想法。

那时我在想,如果此刻我的灵魂出壳,离开身体,“生命的影片”开始倒带,我会看到什么?又会感觉到什么?我很努力地在“感觉”,可是竟然一片空白!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得“现在”、懂得“活着”,竟然只是在做着自以为非做不可的事,是吗?真的是这样吗?在思考着。

X X X

这本书一直没有给我太大的惊喜,在阅读这本书之际,心理不免在想,什么时候才会看完。每翻一页,墨瑞就越接近死亡,而且“死期”是一定的。然而当我翻到米奇向墨瑞行告别式的那一刻,我的眼泪竟然就这样掉了出来。我不晓得是为什么,也搞不栋“当时当刻”的心情。

墨瑞曾讲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知道必有一死,却从来没有想过“死”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这一次,我知道墨瑞的结局是“死”,并且知道他的死期(既,就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墨瑞的死即不是意外,我和他也没有交情,可是为什么到了那一刻,我还是会流泪呢?我深思不得其解。突然,我想我应该是还没有准备好。原来“死”不但需要去知道、去想,还需要做好准备的!突然脑袋上的灯泡好象亮了一下……

阅读书本:
白玉承译,Mitch Albom著: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台北大块文化。

沒有留言: